“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发生1次超限报警,报警总时长1小时13分钟,最大值达53ppm,未见曲线下降趋势……”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监察执法二处处长杜国桢收到陕西局信息办关于府谷县谊丰煤矿33102综采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持续超限报警的提示函。
接到提示函后,监察执法二处组建核查组,立即赶赴该矿,核查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原因。
杜国桢带领核查组在该矿调度室听取关于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应急处置情况汇报后,查阅工业视频及图纸资料,了解超限报警前后该工作面及地表沉降变化情况,并到该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区域查看地表沉陷及裂缝情况。
据了解,该矿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井田范围自上而下共有4层煤,分别为3-2煤、3-3煤、4-3煤、5-2煤,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目前,3-2煤已全部采完,正在开采3-3煤。这2层煤均为易自燃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中等。
此次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地点为33102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为3-3煤一盘区内第二个工作面,煤层厚度1.9米,上覆3-2煤层厚度约2米,层间距约15米,3-3煤埋深平均为65米。
核查组在回放该工作面回风巷监控视频时发现,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时有明显晃动,分析原因可能是采空区老顶垮落所致。
同时,核查组在查看该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区域时,发现一条宽0.5米、长80米的新裂缝,周边采空区地表纵横分布着大小不等、长短不同的前期裂缝和沉陷孔洞。
根据勘察,核查组初步判断该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空区老顶垮落,其采空区及上覆3-2煤采空区有害气体进入该工作面,导致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
对此,核查组要求该矿立即增加人员,加大对地表裂缝和深陷孔洞的回填力度;要求该矿总工程师指挥回填工作,确保回填工作安全有序完成;同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防漏风加剧导致采空区煤层自燃。
次日下午,核查组针对地表裂缝填埋、风量风压调整前后出现的气体变化情况,对该矿地面风井引风道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一氧化碳数值为0、甲烷数值为0、二氧化碳数值为0.06%。
核查组召开临时会议,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认为采空区大范围垮落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的可能性不大,疑似局部气体异常或传感器故障导致,入井探查风险不大。
基于以上研判,核查组制定了第一次入井探查方案,拟对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气体进行全面检测。
他们派该矿救护队入井,对该工作面回风顺槽口、进风隅角、中部50号支架附近、回风隅角、回风顺槽的一氧化碳传感器附近气体进行检测分析。
经探查,该工作面回风顺槽口、进风隅角等的传感器附近气体检测结果均正常,基本排除了该工作面采空区深部大面积氧化自燃风险。
为进一步查明原因,当天20时,在该矿救护队的监护下,核查组和煤矿防灭火专家第二次入井探查。
核查组在该工作面回风侧一氧化碳传感器及废旧钻孔附近检测气体浓度,其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确定该工作面回风侧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原因为传感器故障造成。
随后,核查组要求该矿将误报警的传感器更换为已标校好的,并再次检测,传感器数值为1ppm,解除报警。